极品笑话网,每日更新最新笑话资讯! 收藏本站
您现在的位置:主页 > 医疗笑话 >

寻找我们时代的马克·吐温

标签:一个 就是 时代 幽默 杂文  日期:2017-10-27
尤其是对于当下的中国,我们几乎每天都可以获知种种让人啼笑皆非的社会新闻,我读到了刀尔登的文章,哪怕只有一个刀尔登,写痛快淋漓文章”,但老魏基本上不掉书袋,魏剑美是先杂文
  “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,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”,毫无疑义,这是一句尽管被用滥了但却仍不失其准确与伟大的名言。
  尤其是对于当下的中国。
  我们几乎每天都可以获知种种让人啼笑皆非的社会新闻,听闻种种匪夷所思的人生故事,目睹种种光怪陆离的世态百相。
  人类的灵魂,已经跟不上飞速奔跑的肉体,因而显得疲于奔命。
  作家何其幸运,遇此盛世!别说创作,单真实记录下时代实景,就可以诞生多少《摩登时代》、《钦差大臣》、《套中人》和《百万英镑》!
  可惜的是,谈到中国的讽刺和幽默作家,我们照例只能举鲁迅、梁实秋、林语堂、老舍、钱钟书这些传说中的人物,对了,也许还可以加一个王小波,那也是十多年前的“古人”了。
  现代人喜欢谈论幽默和幽默感,可惜视域里只有段子,只有赵本山式的逗乐和小沈阳式的耍笑。我看过不少标榜为幽默的报刊,其唯一的幽默就是这个标榜。
  真正的幽默永远是与讽刺相伴的。失却了现实的针对性和对人类根性的自嘲,那“幽默”难免失之肤浅和油滑。
  当下中国到底有没有自己的马克·吐温呢?这是我常常自问的一个话题。
  1
  非常幸运的是,我读到了刀尔登的文章。
  尽管有“中文论坛才气第一”的网络传闻,也尽管业内人士众口一词称其“三高”:才气高、眼界高、酒量高,但身处石家庄一普通居民区的刀尔登基本上还不被公众所知晓——随便哪个八流明星的知名度都要高出他很多倍。
  当下本就是个靠吆喝混饭的时代,更何况刀尔登是个低调到几近不可理喻的稀有动物。据熟悉他的朋友称,如果不是因为他实在是无职无权,又无仿高人装隐士的迹象,简直就要疑其为做秀派大师。
  他的低调也严重影响到作为出版人对他的推介,因为凡有关于他的溢美之词均遭他执意反对。我们的责编本来搜集了一大堆名家的评点,最后都不得不割爱。
  好在作品永远是最有说服力的硬通货——如果读者有耐性去鉴别的话。
  我唯一想说的是,哪怕只有一个刀尔登,我们也无需为这个时代的文化太过脸红,尽管他一向是闻文化而掩耳、闻酒肉而挠腮的俗人。
  2
  当然,我们还有王跃文。
  王跃文的大名似乎始终都是和“官场小说”纠缠在一起的。谈“官场小说”甚至“官场文化”而不谈王跃文简直是一件难以想象的事情。这让人们忽略了作为杂文家而存在的王跃文,殊不知无论是《国画》还是《苍黄》,其中都有着大量幽默讽刺的杂文笔法,正是这些笔法构成了其小说的独特魅力。
  现实中的王跃文是个极其有趣、极其生动的人——很多人可能功成名就,但实在算不上有趣和生动,其“功”与“名”也就只对自己有意义了——王跃文亦是个有感染力的人,那就是教会人睿智地处世、幽默地表达。
  事实上王跃文不仅刻画官场生态入木三分,他对世情的洞察同样准确而深刻。读他的短文常常忍俊不禁,但笑过之后,又会陷入沉思,不知道笑者为何,世人,社会,或者竟是自己?
  我所能理解的幽默与讽刺的佳品,大约就是如此了罢!
  3
  作为大学教师的魏剑美一向是反对“粉丝”这个提法的,但他却无法拒绝“粉丝”的蜂拥而至。“女粉丝潜入课堂只为一睹老魏风采”甚至成为了《潇湘晨报》的新闻标题。
  魏剑美以杂文著称,早在读研究生期间他就是《杂文报》等多家报刊的专栏作家了。一出手就打破“据报载”杂文的旧例,嬉笑怒骂,汪洋恣肆,被称为“怀侠骨义胆气魄,写痛快淋漓文章”。尽管是上世纪70年代生人,但却拥有“老魏”名号的他,做人作文最大的特点就是两个字:痛快!
  其博客拥趸留言说,几天不看老魏文章就好像生活中少了一点什么。少的到底是什么呢?其实就是我们这个混沌、模糊、无可无不可的时代做人的一种爽性劲儿。
  尽管有着博士头衔,但老魏基本上不掉书袋,然而又不等于其文字没有嚼头。每读一次他的幽默文字,总可以在嘻笑之外读出新的意味,或许这就是老魏之所以称其为老魏的原因吧。
  与王跃文先小说后杂文不同的是,魏剑美是先杂文后小说,亦杂文亦小说,只不过他的小说亦是“杂文体”,其第一部长篇小说《步步为局》揭示“官场情场皆赌场”,作为我们这个时代的《百万英镑》来解读,或许亦不算太牵强。
  4
  刘诚龙的勤奋是众所周知的。近些年来,但凡有发表短文的报刊基本上都能看到他的名字。他以史鉴今的《暗权力》一书更是被称为《潜规则》的比肩之作。
  不过我更看好的是刘诚龙对当下现实的批评文字,到底是他长达十数年的官场经历有助于他不经意的幽默表述,还是他跳出体制之外的冷眼旁观本身就有反讽效果?
  坦白地说,我总觉得他在史料中“为幽默而幽默”的时候有些勉强和附会,一旦立足于现实的土壤,立马就鲜活生动了起来。
  刘诚龙不需要发现,他的无所不在让他自然而然地成为这个时代的见证人和记录者。马克·吐温和契诃夫也就是在这样的勤奋者中自然生长出来的罢!
  5
  介绍林奇可能需要费点口舌。
  因为你上网查看这个名字几乎找不到什么有效的信息。本名叫“于琳琦”的他本是东北一所大学的历史学教授。
  和其他人写作不一样,他纯粹就是玩儿。看着大家吵吵嚷嚷地热闹,他就随便写下几笔,也没想要发表、获奖,更不用说发财了。
  但有谁敢否认,或许这才是最正确的写作心态?
  “一般不下笔,下笔不一般”,或许说的就是林奇这样的事外之人。
  林奇的幽默文字被无数家报刊疯狂转载,绝大多数情况下都与他无关,甚至连标题、内容、出处都被改得面目全非。其中最有名的是《一个老官对小官的赠言》,被硬安在江苏省建设厅长徐其耀头上,变成他写给儿子的家书,还被有鼻子有眼地描绘成“检察官从其家中抄出”。
  这,岂不是最大的幽默?黑色幽默。
  编辑这套“当代名家幽默自选集”系列丛书在我们是一个尝试,倘能流传,也便于告诉将来的人们,在这样的一个时代,有这样的一群人们,过着这样的一种生活,喜剧,悲剧,或者闹剧?也多出一个评说的对象与材料。
  进入我们视野的,其实还有更多当下的马克·吐温,譬如刘原、李承鹏、韩寒、连岳、王元涛、刘齐、王国华、曾颖、聂作平、吴晓波、冬亥、汪强、游宇明、夏昕等等,囿于各方面原因,未能一次性推出。就算是留以期待吧!